- 上海天文台在活动星系核反馈领域取得进展2023/05/12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通过位于印度的升级后巨米波射电望远镜(upgradedGiantMetrewaveRadioTelescope,uGMRT)的观测发现在极亮红外星系IRAS10565+2448中存在着中性氢外流。结合以往观测到的分子和离子外流得到IRAS10565+2448中的质量外流率至少是140太阳质量每年。该研究认为,仅是恒星应该不足以驱动这样强劲的外流,该星系中的喷流应该在驱动外流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对理解低射电光度活动星系核中的反馈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皇查看详情
- 水生所揭示地理区域和空间尺度在评估微塑料污染特征中的重要性2023/05/12微塑料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类新污染物。不同于传统有机污染物,微塑料是多种不同形状、大小、颜色和聚合物类型颗粒的集合体,在其自身性质和环境外力的作用下在水环境不同介质间迁移转化。从这一角度看,微塑料和水中浮游生物群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此前有研究团队提出了“微塑料群落(MicroplasticCommunity)”的概念,应用群落生态学中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环境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和空间差异。但“微塑料群落”概念的应用大多在全流域乃至全国等较大空间尺度,缺少这一概念在查看详情
- 化学所在有机电化学晶体管仿生应用方面取得进展2023/05/12仿生器件通过结合对生物体的模拟和研究,推动了智能电子的发展,而智能电子的物体识别能力是取代人类感官的一个重要选项,这使其能够与现实世界进行交互感知。但目前用于识别物体的技术受限于高的操作电压、复杂的外围电路,且大多依赖于电子传输这与生物体内神经递质以离子运输的形式不兼容。有机电化学晶体管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有机晶体管,其沟道与电解质直接接触,并通过离子掺杂和去掺杂的方式调节沟道电导。该特性使其能够作为低工作电压(<1V)的传感信号放大器,并且离子-电子相互作用使其可作为生物学和电子学之间的交..查看详情
- 动物所揭示异位脂积累介导飞蝗肌肉衰老可塑2023/05/11衰老是指随着时间的生理状态下降与稳态失衡,是几乎所有动物均会经历的过程。它的发生意味着个体走向衰败,并伴随着下降的生活质量和适应度。探索衰老和抗衰老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尤其是在老龄化社会,衰老引起的疾病更是巨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衰老和寿命并非完全由遗传决定,而是可以塑造的。饮食运动、社会交互、生活方式等环境因子对于寿命长短和老年是否健康具有显著的影响。然而,由于衰老机制本身极端的复杂性,生活方式等环境因子如何塑造衰老的内在机理目前尚不清晰。自然界芸芸众“生”多样性的衰老模式查看详情
- 紫金山天文台等提出直接寻找暗光子暗物质新方法2023/05/11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黄晓渊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作,提出利用射电望远镜直接寻找暗光子暗物质的新方法。5月2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利用射电望远镜直接探测暗光子暗物质》(Directdetectionofdarkphotondarkmatterusingradiotelescopes)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ReviewLetters)上。该论文被列为物理学特别推荐(FeaturedinPhysics),并得到美国物理学会(APS)的推荐报道。暗物质是一种在天文观测中被发现的物质,查看详情
- 半导体所非共线反铁磁自旋调控研究获进展2023/05/11传统的自旋信息器件主要基于对铁磁材料中磁矩的精确操控与探测,但由于杂散场、较小的磁各向异性场等本征缺陷,使得铁磁自旋信息器件面临挑战。具有零净磁矩的反铁磁材料拥有超快的自旋动力学特征、极小的杂散场和较强的抗外场干扰能力,在超高密度信息存储和超高速度信息处理方面颇具应用潜力,被认为是下一代自旋信息器件重要的候选载体材料。拓扑反铁磁材料(如典型代表Mn3Sn)集合了常规反铁磁体中零杂散场和超快自旋动力学特征以及拓扑材料中非平庸拓扑能带诱导的大磁输运特性等优势,为反铁磁自旋信息器件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行...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