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大在大陆地壳深俯冲的驱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2023/04/11低密度大陆地壳如何俯冲到地幔深度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这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伊翔及其合作者首次在欧洲西阿尔卑斯造山带Sesia地体发现了超高压变质作用,揭示了张裂大陆边缘深俯冲的驱动力并非先前通常认为的大洋俯冲牵引力,而更可能是大洋扩张或大陆张裂引起的远程推力。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ScienceReview)上。板块构造理论是20世纪地球科学的重大成就,它成功解释了大洋板块从产生到消亡的整个过程。20世纪80年代在地球表壳岩石中发现柯石英查看详情
- 海洋所发现热液低温溢流区气体释放通量是高温喷口区数十倍2023/04/11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基于自主研制的深海原位拉曼光谱探测系统和深海热液温度探针等原位探测装备,首次发现并证实深海热液低温溢流区的气体释放通量是高温喷口区的10-100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地质学》(Geology)上。热液喷口释放的大量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氢气、硫化氢等)为热液极端生态系统提供了能量和物质来源,并在全球海洋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长期以来缺乏对热液气体释放通量的有效观测手段,传统保压流体取样的测量方式无法保证气体浓度测量的准确性,同时,较低的采样效率也制约了通量观测的大..查看详情
- 物理所等在二维铋中发现单质铁电态2023/04/11铁电性是指在某些材料中表现出的一种自发电极化现象。这种极化可以通过施加外部电场进行翻转操作。由于铁电相可以受电场控制,在数据存储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备受关注。此外,铁电材料的压电、热电和非线性光学特性在新能源、微电子和光学器件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开发。近年来,二维铁电材料作为神经形态突触器件领域的新型竞争者崭露头角,展示了二维材料低维度的优势。铁电材料通常由两种或多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元素之间的电子得失促成晶体中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形成,而晶格的畸变或电荷有序化导致中心对称性破缺,从而使电...查看详情
- 动物所等揭示调控灵长类器官衰老的表观转录组机制2023/04/11m6A是目前已知的真核细胞mRNA上最常见的一类化学修饰,其建立、读取和擦除分别受到相应甲基化酶(writer)、结合蛋白(reader)以及去甲基化酶(eraser)的动态可逆调控。研究表明,m6A能够通过调节mRNA的剪接、出核、稳定性及翻译等生命周期活动,参与调控机体的诸多生理或病理进程,包括胚胎发育、肿瘤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等。然而,在生理性衰老过程中,m6A对于器官稳态维持的调控作用与关键分子机制均有待阐明。4月6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和曲静研究组联合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慈维敏研究组查看详情
- 青岛能源所解析抗真菌药物米卡芬净前体合成机制2023/04/07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一线临床用药。其中,米卡芬净因存在天然磺酰化修饰而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优势。棘腔孢霉发酵生产的环脂肽类天然产物FR901379是米卡芬净工业生产的前体化合物,其发酵效率低使得米卡芬净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米卡芬净的市场应用。解析FR901379生物合成机制、开展工业菌株理性改造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研究方向。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吕雪峰团队解析了FR901379的完整生物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并阐明了磺酰化形成机制;基于此,通过代谢工程改造显著提高了工业菌株查看详情
- Aβ寡聚体与神经元作用机制研究获进展2023/04/07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与重庆大学、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合作,在Aβ42寡聚体与神经元作用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Aβ42寡聚体可以引起神经元的功能缺失,从力学生物学的角度研究其作用机制对于剖析神经元功能缺失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有重要意义。然而,细胞(神经元)结构复杂,如何用力学参数综合表征神经元以及如何将力学参数与神经元生物学特性关联颇具挑战性。研究团队发展了基于细胞异质结构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荷载-卸载全力谱的纳米力学分析模型(HLUN)。研究显示,通过HLUN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