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硅酸盐所锂氧气电池亚稳态催化剂研究获进展2023/03/17锂氧气电池是利用锂金属和空气中的氧气实现化学能-电能直接转换的清洁储能体系。根据锂金属质量计算的二次锂氧气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达11400W·h/kg,接近汽油的能量密度(13000W·h/kg),这是将其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的研究源动力。如果计入来自空气的反应物氧气的质量,其理论能量密度为3505W·h/kg(Li2O2),能够实现的能量密度预计可达600W·h/kg以上,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可使得一次充电续航里程达到500-800km,是实现我国提查看详情
- 国家纳米中心有机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研究取得进展2023/03/17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周惠琼课题组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Lifetimeover10000hoursfororganicsolarcellswithIr/IrOxelectron-transportinglayer为题,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近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器件效率不断提高,但稳定性问题仍制约其产业化进程。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策略之一是制备反置结构器件,但在这种结构的器件中最常用的电子传输材料氧化查看详情
- 心理所发现意识上和意识下的集合表征以反向方式影响知觉决策2023/03/17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你去参加一个宴会,刚走进宴会厅的时候迅速环视了一下厅内,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在匆匆一瞥之间,你似乎不太可能仔细地加工场景中的每个细节,但是你却能立刻了解到厅内装饰的整体色调、参会人群的聚集位置、人们的面向方向等整体统计性的信息。这种从一组相似对象中提取汇总统计信息的能力被称为集合表征。已有研究发现,集合表征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动化的强制过程,这就意味着,即使观察者并未刻意想要从刺激中提取其汇总统计信息,这一过程也会快速自动地发生。这种特性无疑有助于丰富人们的视觉感知体验...查看详情
-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不同结构钯基中空碳球催化剂2023/03/17中空碳球是由外部多孔壳壁和内部空腔组成的一类具有独特结构的碳材料,其内部空腔引起的空间限域效应,在催化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影响催化反应的因素较为复杂,如何正确解析及评估空间限域效应对于反应过程的影响仍是一大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王光辉、孙晓岩,通过原位封装的策略制备了三种钯基中空碳球催化剂,并进一步研究其在苯酚选择性加氢过程中的性能及空间限域效应。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CSCatalysis上。前期,王光辉团队成功制备了两种中空碳球纳米反应器,分别将PdCu查看详情
- 中国科大在成瘾的脑机制领域获进展2023/03/17吸烟成瘾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选题之一。吸烟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被认为是吸烟成瘾难以戒除的发病机制。长期吸烟者伴随着认知功能损害,亦可导致全身其他系统的病变。剖析吸烟者的大脑神经功能环路的变化是开发有效的干预吸烟成瘾治疗方法的重要基础,也是目前神经科学与精神医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功能磁共振是探索人大脑活动的最常用的得力方法之一。它具备良好的时空分辨率、安全性高,承载丰富的神经心理信息,为揭示人类神经心理活动,探讨神经精神疾病地发病机制与临床干预发挥了重要作用。...查看详情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锂电/光伏新兴无机固废全组份循环利用技术及示范”项目通过课题绩效评价2023/03/17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锂电/光伏新兴无机固废全组份循环利用技术及示范”项目通过课题绩效评价。绩效评价会由过程工程所组织,“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责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宁等组成评价专家组。该项目针对我国锂电/光伏新能源固废回收过程中,资源循环利用率低、再生产品低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等问题,形成分离模型和无机尾渣跨尺度结构调控等精深分离与分质利用技术基础,开发“锂电废匣钵和切割废硅粉中能源金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