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化所在大环分子组装方面取得进展2023/03/16HOFs(Hydrogen-bondedorganicframeworks)是一类由分子间氢键组装形成的有序多孔材料。设计结构新颖的分子砌块单元可以构筑新型拓扑结构的氢键网络,是开发HOFs新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绝大多数HOFs采用线形或支链形的小分子作为砌块单元,与之相比,利用大环分子作为砌块具有以下优点:1、利用预组织、形状固定的刚性大环骨架结构,有助于提升组装效率;2、大环的固有空腔、自适应构象以及多样的功能化位点可为组装结构带来超分子化学性质。尽管文献已报道了包括卟啉、冠醚等大环构筑HOFs材查看详情
- 化学所在利用气固反应钝化钙钛矿模组方面获进展2023/03/16钙钛矿薄膜中难以避免的缺陷是影响钙钛矿光伏器件效率与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通常溶液法制备的有机钝化层存在不完全钝化以及溶剂重构等问题,易在钙钛矿表面二次引入缺陷,从而降低钙钛矿光伏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进而限制钙钛矿光伏器件的实际应用。因此,发展新策略改善钙钛矿薄膜缺陷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宋延林课题组利用二硫化碳气相钝化钙钛矿表面浅能级缺陷,制备出大面积钙钛矿光伏模组。该策略不仅能够有效钝化钙钛矿表面未配位的铅和碘空位,而且能够提高碘空位的缺陷形成能(0.54...查看详情
- 科学家基于LAMOST发现一颗目前离地球最近的特殊中子星候选体2023/03/16近期,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合作,使用LAMOST光谱数据并结合新疆天文台南山光学望远镜测光数据,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0.98倍太阳质量的致密星与晚期主序星组成的双星系统。该研究结合多波段(射电、光学、X射线及伽马射线)观测分析,推测该致密星可能是一颗“X射线暗弱的孤立中子星”(XDINS),这是首次在双星系统中发现此类天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杂志快报》上。如果中子星各种可能的能源均消耗殆尽,那么星体只能辐射剩下的热能,这类中子星称为X射线暗弱的孤立中子星(XDIN查看详情
- 大连化物所等通过模拟叶片结构实现高效光催化生产过氧化氢2023/03/16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纳米反应器与反应工程学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刘健团队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张西旺团队合作,在人工光合成过氧化氢(H2O2)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模拟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有效提升催化剂光催化生产H2O2的性能,使其太阳能到化学能(SCC)的转化率达到1.23。人工光合作用可以利用太阳能将地球上丰富资源转化为必要的物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光催化合成过H2O2备受关注,原因在于H2O2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可作为氧化剂和新兴的能源燃料。然而,目前查看详情
- 研究揭示晚奥陶世生物大灭绝后第一个腕足动物群及其演化意义的新启示2023/03/16近年来,根据全球超过20个板块或地体的资料,晚奥陶世生物大灭绝(LateOrdovicianMassExtinction,LOME)第一幕后与第二幕后的两个腕足动物群已得到识别。其中,第一幕期间的赫南特贝动物群(HirnantiaFauna)长期受到关注,并已有深入研究。而第二幕开始后的腕足类埃吉伍德-华夏动物群(Edgewood-CathayFauna,简称EC动物群)同样是探讨该次生物灭绝事件的关键。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戎嘉余与研究员黄冰,基于滇东北镇雄大嘎拉EC动物查看详情
- 软件所提出图神经网络模型实现MaxSAT问题求解优化2023/03/15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刘明昊针对人工智能和理论计算机科学中的基础问题之一——最大可满足性问题(MaxSAT),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系统,在求解大规模的困难MaxSAT实例时可以快速获得更高质量的解。最大可满足性问题即给定一个命题逻辑公式,要求找到满足最多数量布尔约束的解。该问题在理论计算机科学、知识推理、电子设计自动化和组合优化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传统的MaxSAT求解算法主要基于人工设计的高效启发式搜索策略,难以有效迁移到不同分布的问题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