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自动化所在微纳生物探测方面取得进展2023/03/15近日,NanoLetter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微纳米自动化课题组利用微纳操作机器人在外泌体探测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NanomechanicalSignaturesofExtracellularVesiclesfromHematologicCancerPatientsUnraveledbyAtomicForceMicroscopyforLiquidBiopsy)。科研人员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开展了溶液环境下临床血液癌症患者液体活检标本中单个外泌体黏弹特性及几何特征的原位测量。测量结查看详情
- 深圳先进院等揭示膜孔通道膜蛋白Panx2的三维精细结构和激活机理2023/03/15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袁曙光团队与南方科技大学张华威团队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ryo-EMstructureofhumanheptamericpannexin2channe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Pannexin2(Panx2)ATP膜孔通道膜蛋白质的分子机理。ATP膜孔通道膜蛋白在人体和细胞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免疫调节、能量产生和癌症等。ATP膜孔通道膜蛋白的功能异常,则会导致缺血性脑梗塞、神经胶质瘤、多形性恶查看详情
- 化学所等在可穿戴钙钛矿太阳电池集成方面获进展2023/03/15钙钛矿太阳电池由于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成本低廉、可低温制备等优点,在光伏领域引起了关注。除了高效率外,通过低温工艺制备的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具有出色的柔韧性、便携性及曲面兼容性,因而有望与柔性电子设备集成,进一步发展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光伏-建筑一体化设备。然而,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在遭受力学形变时产生的缺陷及损耗使得其可靠性面临挑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宋延林课题组在柔性可穿戴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印刷集成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Adv.Mater.2017291703236;EnergyEnvi查看详情
- 金属所高熵稀土双硅酸盐高温稳定相结构设计准则研究获进展2023/03/15环境障涂层是新型大推力、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高温防护涂层,能够抵挡高温燃气及环境腐蚀介质的侵蚀,为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SiCf/SiCCMC)热端部件提供有效防护。稀土双硅酸盐(RE2Si2O7)具有与SiCf/SiCCMC匹配的热膨胀系数以及良好的化学相容性,是目前颇为先进的环境障涂层体系。本领域最新提出了稀土主元高熵设计的科学思路,以期利用不同稀土元素在力/热/腐蚀/电磁等性能方面的特性差异,通过合理搭配多元稀土组合,发展承温能力更高、耐燃气环境腐蚀更优、多种功能复合的下一代环境障查看详情
- 中国科大等实现百兆比特率量子密钥分发2023/03/1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徐飞虎等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通过发展高保真度集成光子学量子态调控、高计数率超导单光子探测等关键技术,首次在国际上实现百兆比特率的实时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结果将此前的成码率纪录提升一个数量级。该成果于3月14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NaturePhotonics)。量子密钥分发(QKD)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可以实现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保密通信。提高QKD的成码率对其实用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查看详情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低碳冶金关键技术和装备联合研发”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2023/03/143月3日,过程工程所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专项“低碳冶金关键技术和装备联合研发”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辽宁省鞍山市顺利召开。项目咨询专家组、项目负责人及项目骨干成员共4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会议。该项目由过程工程所、北京科技大学、上海高研院等7家单位联合实施,外方合作单位为西澳大利亚大学。咨询专家组由生态环境中心贺泓院士、西北研究院冯起院士等9位专家组成。该项目针对钢铁行业高炉低碳冶炼需求,制定了实施方案,将形成&ldquo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