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科学基础 I》出版发行2023/03/08日前,由过程工程所杨军研究员编写的《材料科学基础I》一书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系列教材之一。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各专业的必修课,是重要的学科基础理论课。学习材料科学基础,需要有扎实的高等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力学等先修知识。该课程包含大量概念,关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是学习重点。该书包括材料的原子结构、材料的晶体结构、晶体中的缺陷、固体中的扩散和固体的形变5个章节。编者力图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梳理相关知识的发展脉络,兼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做到内容准确且可读性强...查看详情
- 北京首期“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开班2023/03/08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夯实高质量科学教育师资基础。3月6日下午,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中科院学部工作局、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的“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怀柔园区迎来北京首期研修活动,50名初中理科教师走进力学所怀柔园区,开启一场为期5天的研修之旅。“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旨在持续提升教师科学素养,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2023年计划在北京、上海、深圳查看详情
- 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召开首场专题学习研讨会2023/03/08近日,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2023年首场专题学习研讨会召开。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周琪出席会议。会上,前沿局局长苏刚带领前沿局全体同志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黄河激应邀作学习辅导报告,他从科学技术促进人类进步谈起,结合钱学森工程科学思想的发展脉络,详细阐述了工程科学在自然科学和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典型案例进一步阐明了工程科学研究的价值导向。报告后前沿局局领导和各处室同志交流了学习体会。周琪肯定了本次学习研讨会的效果,...查看详情
- 中国科大低温燃烧研究取得进展2023/03/0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特任教授王占东课题组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在低温燃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低温燃烧链分支中间体——过氧化物的光电离截面的测量和准确定量分析。相关研究成果以Elucidatingthephotodissociationfingerprintandquantifyingthedeterminationoforganichydroperoxidesingas-phaseautoxidation为题,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查看详情
- 理化所在水溶性双光子引发剂研究方面取得进展2023/03/083D水凝胶微纳结构能很好地模拟自然组织的多层次结构,可用于调控细胞行为、定向运输癌症治疗中的干细胞、促进类器官形态发生等,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众多3D水凝胶打印技术中,双光子聚合因为突破了光学衍射极限而被广泛应用。利用双光子加工技术,能制备任意形貌的、高精度的3D微纳结构。传统的双光子聚合利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残留物会带来细胞毒性,不利于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且细胞、组织等处于水相环境,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实现水相中的双光子聚合十分关键。高效的水溶性双光子引发剂是实现水相双光子聚合的重...查看详情
- 东北地理所在长期施肥驱动黑土微生物介导土壤磷循环功能方面取得进展2023/03/08在集约化耕作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施肥是快速补充土壤养分的重要途径。不同培肥管理形成各自土壤特定功能的微生物种群。在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继续推进化肥减量化、化肥利用率进一步提升,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构建有机肥施用长效机制的大背景下,土壤功能微生物对长期有机肥和化肥添加的响应差异与特征,关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肥料养分的高效利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田分子生态学科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Agr.Ecosyst.Environ.2017;Pedosphere20182020;Geoderma2022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