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庭湖湿地水鸟栖息地保护和修复研究获进展2023/07/06栖息地退化和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全球性问题,威胁生态系统健康和完整性。湿地是水鸟的重要栖息地;水鸟则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指示器”,对湿地生境变化响应敏感。洞庭湖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全球重要越冬地,拥有三处国际重要湿地,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受长江来水影响最大的湖泊之一。然而,有关变化水情下洞庭湖湿地水鸟栖息地分布动态的相关研究颇为欠缺,因此,有必要科学评估栖息地质量,探讨栖息地格局时空变化规律,这是开展针对性保护修复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为探究洞庭湖不同水文情势下查看详情
- 大气所揭示春季北极涛动影响秋季印度洋偶极子的物理过程2023/07/06印度洋偶极子(IOD)是印度洋重要的海气耦合现象,对全球的天气气候具有显著影响。有研究揭示了IOD的触发因子,但聚焦热带系统对IOD的影响。而最新研究表明,热带外系统也是触发IOD的重要因子。因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了中高纬系统(北极涛动)对于IOD的影响过程,这有助于加强对IOD的理解和预测。该研究揭示了北半球春季的北极涛动(AO)对随后的秋季IOD有显著影响。当春季AO处于其正(负)位相时,随后的秋季倾向于出现正(负)IOD。进一步,科研人员研究了春季AO对秋季IOD影响的可能物理过程:正位查看详情
- 分子细胞卓越中心揭示全新α4整合素跨膜去活化蛋白LRP12调控细胞迁移2023/07/05近日,《细胞报告》(CellRepor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剑峰研究组撰写的题为LRP12isanendogenoustransmembraneinactivatorofα4integri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LRP12是首个发现的内源性的整合素去活化跨膜受体蛋白,特异性调控α4整合素的活化及其介导的细胞迁移,并阐释了其对T细胞向肠道定向迁移和肠炎中的作用。细胞黏附与迁移是基本的生命活动,参与机体发育、炎症反应、损伤修复和肿瘤转移等生理、病理过程查看详情
- 研究发现全新蛋白质修饰类型2023/07/05细胞代谢为生命过程提供能量。同时,代谢物可共价修饰蛋白质来发挥信号传导功能。虽然许多代谢物在代谢通路中的作用广为人知,但它们介导细胞信号调控的功能有待探索。酮体(包括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基丁酸)为脂质代谢产物。在葡萄糖缺乏的状态下,肝脏产生的酮体可用作多种组织的替代能源,且与多种病理生理状态密切相关。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赵英明团队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黄河课题组前期合作揭示了β-羟基丁酸驱动的赖氨酸β-羟基丁酰化修饰(Kbhb)可能介导多个重要细胞进程,并鉴定了Kb查看详情
- 金属所揭示肖特基势垒调控自极化实现巨大铁电阻变开关比2023/07/05铁电忆阻器以电阻的形式存储信息,其电阻与铁电畴结构密切关联,并可通过电压在亚纳秒时间尺度上进行调控,写入功耗低,在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技术中具有独特优势。器件性能(包括开关比、读写速度、数据存储容量等)与铁电畴结构及其翻转动力学密切相关。前期研究主要关注铁电极化翻转过程对阻变行为的影响,鲜有关于铁电自极化(铁电薄膜自发形成的特定铁电畴结构)对铁电阻变性能的影响的研究。如何精准调控铁电自极化并揭示其与阻变器件性能的关联,对提升铁电阻变器件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这一目标,中国科学院金属...查看详情
- 化学所在构建仿生膜化人工细胞方面获进展2023/07/05液-液相分离形成的凝聚液滴因类细胞质的内部环境、选择性富集分子的性质和动态的组装能力,被广泛用作人工细胞(器)进行研究。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中广泛存在的无膜细胞器是液-液相分离形成的凝聚液滴。它的形成以及解体与细胞中的多种信号传导、代谢过程相关。然而,这些凝聚液滴易于融合,会导致结构稳定性较低,因而限制了其结构高级次化和功能复杂化。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实验室乔燕课题组开展了人工细胞的构筑、应用及其类细胞行为的研究,并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近期,该团队模拟植物细胞壁,对液...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