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化物所揭示合成气转化中金属氧化物晶相结构演变及其催化作用原理2023/05/05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包信和,研究员潘秀莲,副研究员焦峰团队与研究员肖建平团队合作,在合成气直接转化制烯烃OXZEO活性调控机制方面取得进展,发现了MnGaOx晶相结构对反应路径与活性具有显著影响。研究团队发现两种晶相结构的MnGaOx展现出迥异的催化活性,其中MnGaOx-Spinel-SAPO-18可实现40CO转化率、81低碳烯烃选择性、0.17g·gcat-1·h-1低碳烯烃时空收率,与具有相似元素组成的固溶体MnGaOx-SS相比,其比活查看详情
- 生物物理所开发冷冻结构光照明与电镜关联成像新技术2023/05/05面向原位结构解析的冷冻电子断层成像(cryo-ET)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原位高分辨率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关键技术。但受限于电子束穿透能力,需要先利用聚焦离子束(cryo-FIB)将细胞和组织样品减薄成200纳米左右的薄片后才能进行cryo-ET数据采集。冷冻光电关联成像技术可以为cryo-FIB精准制备包含特定目标结构的冷冻含水切片提供荧光定位指导,但是冷冻荧光显微镜的光学分辨能力以及光镜、电镜图像的对齐精度是制约冷冻光电关联实验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瓶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查看详情
- 西北高原所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青藏高原受胁鸟类未来分布格局2023/05/05青藏高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区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正在经历气候变暖,过去50年的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鸟类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之一(有鸟类700多种,约占中国鸟类总种数的一半)。该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促进了高原鸟类特有种的形成,提高了高原鸟类的物种丰富度。相较于其他区域,青藏高原鸟类多样化程度高,受胁鸟类(极危、濒危和易危)物种比例更大(受胁物种更易灭绝),因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更应重点关注受胁...查看详情
- 福建物构所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研究获进展2023/05/05P-糖蛋白(P-gp/ABCB1)是一类典型的多药耐药转运蛋白,可识别和促进肿瘤细胞的药物外排,限制了药物的疗效。先前眼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110α和110β亚单位是抑制P-gp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的新靶点;BAY-1082439作为PI3K110α和110β亚单位的特异性抑制剂,通过下调P-gp的表达可逆转P-gp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然而,BAY-1082439存在水溶性差、半衰期短、在体内的清除率高等不足。迄今为止,具有靶向PI3KP110&查看详情
-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磁合金高频系统实现3Hz高功率运行2023/05/054月25日,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BRing磁合金高频系统首台套调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3Hz重复频率、大于67高占空比、超过50kV高电压梯度的宽带扫频变谐波工作模式,优于设计指标。国内首套低频、宽带、油冷磁合金高频系统于2022年10月研制成功并实现1Hz高功率稳定运行。项目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阳极高压电源功率容量,改善了功率源末级耐压,优化了功率源与腔体冷却,实现重复频率由1Hz提升至3Hz,为HIAF项目实现高重复频率工作模式奠定基础。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查看详情
- 沈阳自动化所在单目内窥镜深度估计方面获进展2023/05/05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腔道手术机器人研究组在单目内窥镜深度估计方面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Geometry-AwareDeepNetworkforDepthEstimationinMonocularEndoscopy为题,发表在EngineeringApplicationsofArtificialIntelligence(EAAI)上。该研究组提出了几何感知深度估计的框架,设计了梯度、法向和几何一致性损失函数,加强了几何一致性约束并提高了管腔结构的三维重建性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