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医工所等提出智能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快速诊断方法2023/05/04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生殖细胞瘤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但治疗方式和预后存在差异。生殖细胞瘤具有高度的放射敏感性。全脑放射治疗加肿瘤靶区的高剂量照射被视为标准治疗方式。而对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临床采取最大范围的手术切除,并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级进行适当的术后放射治疗或者化疗。误诊将导致生殖细胞瘤接受不必要的切除,可能破坏不同神经功能和颅脑切除范围之间的平衡,同时可能导致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切除不足,增加复发风险。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生殖细胞瘤的诊断方式有三种:术...查看详情
- 南京天光所发表天文光子学综述论文2023/05/04天文学是一门观测学科,其发展受观测技术及仪器进步所推动,而天文科学发展同样不断对观测仪器提出新要求。天文学发展至今,对观测仪器的要求逐渐加强,在实现成本与难度两方面均带来挑战。为应对上述挑战,基于新原理、新技术的下一代天文光学技术及观测仪器已成为天文学发展的内在需要。近年来,集成光子学的发展为天文光学技术带来了新的变革性机遇,同时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天文光子学(Astrophotonics)可为天文观测提供低成本、高度集成化(芯片化)的新一代高性能光学终端仪器。这类仪器将在空间天文观测、大规模..查看详情
- 大连化物所发展出常压负离子质谱方法2023/05/04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快速分析与检测研究组研究员李海洋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大气压负离子飞行时间质谱仪器,提出了检测呼出气中氢氰酸(HCN)的气流辅助光电离质谱方法。该方法显著提升了呼出气中HCN直接测量的灵敏度和时间分辨能力,可实时跟踪志愿者单次呼气中HCN浓度水平,有望为肺纤维化病人早期筛查提供有效手段。HCN是化工生产和化学战剂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具有高挥发性、高吸附性。人体呼出气中也含有痕量的HCN。临床发现,肺部囊性纤维化(CF)患者呼出气体中HCN浓度较高,这与患者查看详情
- 科学家利用地基广角相机阵GWAC探测到伽马射线暴的瞬时光学辐射2023/04/284月10日,《自然-天文》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法天文小卫星SVOM科研团队完成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该团队利用位于国家天文台兴隆基地试运行中的地基广角相机阵(GWAC),成功探测到一例伽马射线暴(GRB201223A)的瞬时光学辐射及其向极早期余辉的转变过程。伽马暴源于大质量恒星晚期坍缩或双中子星并合瞬间伴随着新生黑洞或磁陀星的极端相对论喷流,短时间内辐射出巨大能量,包括喷流内激波导致的暴发瞬时辐射和喷流撞击外部介质产生的余辉。典型的高能暴发仅持续豪秒到几十秒,但地面光学设备接收到高能卫星的伽马暴触查看详情
- 沈阳自动化所可展开空间机械臂研究取得进展2023/04/28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空间机械臂领域研究取得了新进展。为应对碎片清除、在轨组装和制造等复杂空间任务,科研团队创新性地研制出一种1U尺寸(10cm*10cm*10cm)的可展开空间机器臂Cubot。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形式,发表在Space:Science&Technology上。科研团队已完成Cubot原理样机的研制,并进行了展开与抓取实验,验证了Cubot的可行性。Cubot由主动关节、被动关节、臂杆和末端执行器等组成,折叠时可收拢于1U的空间尺寸内,展开后为一个带末端执行器的多自由度机查看详情
- 昆明植物所发现植物抵御链格孢菌的关键调控因子2023/04/28链格孢菌是一种典型的腐生性病原真菌。其不同病理小种的感染,可以导致许多重要经济和农作物严重的病害,其中包括烟草赤星病、马铃薯早疫病、棉花轮斑病等。目前,人们对植物抵御链格孢菌的抗病反应过程知之甚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团队以渐狭叶烟草为模式,结合了转录组分析、基因沉默和基因编辑,以及植物病理学等研究手段,发现了一个植物在抵御链格孢菌的抗病过程中调控多重信号及抗病植保素Scopoletin的关键因子NaWRKY3。前期实验发现,植物感受到链格孢菌入侵后,会通过激素茉莉酸和乙烯信号来调控植保素Scop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