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化所在飞秒激光无掩膜光刻拓扑结构及细胞球浸润机制方面获进展2023/04/24随着组织工程领域的发展,生物材料界面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及物理机制成为研究热点。生物界面的拓扑形貌可有效调控细胞行为并影响细胞功能。而体内的一些生理过程如胚胎发育、免疫应答以及组织更新与重塑等往往涉及多细胞的集体行为。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也与集体细胞的协调运动有关。细胞球作为一种体外三维细胞培养模型,具有强烈的细胞-细胞相互作用,可在细胞生理学、信号通路、基因和蛋白表达以及气体/营养物质梯度等方面更好地模拟体内环境。因此,明确材料表面拓扑结构与细胞球的相互作用对探究体内生理、病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查看详情
- 广州地化所在太古代陆地表面的地球动力学氧化方面获进展2023/04/24地球大气的自由氧浓度在第一次大氧化事件(GOE,约25亿年前)期间永久性地上升至10-5倍现代大气水平。而地质记录表明,在大氧化事件之前,太古代大陆地表已发生局部的氧化风化,这是如何发生的?氧化剂从何而来?迄今为止,仍是未解之谜。为了探寻太古代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氧化剂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何宏平团队基于前期发现的石英表面自由基与水反应产生氧气(O2)和过氧化氢(H2O2)等活性氧(ROS)的机制,选取了岛状、环状、链状、层状和架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开展了太古代物理风化环境下矿物-水界面作查看详情
- 西安光机所在超短激光脉冲光场测量方面获进展2023/04/24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阿秒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在超短激光脉冲光场测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微扰的三阶非线性过程全光采样方法。该方法的可测量脉冲脉宽短至亚周期,波段覆盖深紫外到远红外,具有系统结构简易稳定、数据处理简单等优点。相关成果相继发表在《光学快报》(OpticsLetters)上。论文第一作者为特别研究助理黄沛和博士生袁浩,通讯作者为曹华保研究员、付玉喜研究员。超短激光脉冲作为探索物质微观世界以及产生阿秒脉冲的重要工具,其完整的电场波形诊断尤为重要。当前普遍采...查看详情
- 科研人员利用核径迹技术制备超高能量吸收密度力学超材料2023/04/23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与重庆大学合作,在利用核径迹技术制备具有超高能量吸收密度的力学超材料研究中取得了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亮点文章“编辑推荐”(Editors’Highlights)的形式,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力学超材料是指一类具有人工设计的结构并表现出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力学性质的复合材料。其中,能量吸收型力学超材料可更高效地吸收机械能,这要求材料本身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应变能力。然而,在通常情况下,查看详情
- 研究揭示新生代青藏高原生长对东亚水循环及生态系统的影响2023/04/23青藏高原生长是新生代波澜壮阔的造山运动,也是驱动东亚气候系统和生态环境演变的关键因素。近几十年来,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青藏高原生长开展了深入研究,深化了关于新生代青藏高原生长对东亚气候系统、水汽循环和生态系统影响的认知,但关于青藏高原地形地貌的演化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综述了前人研究成果,基于前期的模型模拟工作,探讨了新生代青藏高原地形地貌演化对东亚水循环及生态系统的影响。虽然关于青藏高原如何形成存在较多争议,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青藏高原经历了...查看详情
- SOX2介导HCMV感染并调控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研究获进展2023/04/234月14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罗敏华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程汉团队、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武汉脑科医院,在PLOSPathoge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OX2downregulationofPMLincreasesHCMVgeneexpressionandgrowthofglioma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脑胶质瘤细胞的关键分子机理,并在动物模型中发现HCMV促进胶质瘤细胞生长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