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所针对两处经典语言区功能提出新假设2023/09/25语言和社会认知都是人类的高级认知能力。二者在人类进化、个体认知发展、日常行为与认知等层面密切相关。然而,在神经科学研究中,语言神经科学与社会神经科学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鲜有研究关注语言和社会认知在神经基础上的区别与联系。 9月21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兴珊研究组青年特聘研究员林楠和博士毕业生张光耀等,在《自然-人类行为》(NatureHumanBehaviour)上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针对两处经典语言区的功能提出了新假设,认为它们在语言任务中的神经激活并非源自语言加工本身,而是源自一种查看详情
- 化学所等在纳米诊疗体系构建及抗肿瘤机制研究中获进展2023/09/25肿瘤转移被认为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光动力疗法(PDT)作为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具有时空可控性强、副作用小等优点,可进一步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触发生物体的全身免疫反应,有效抑制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光敏剂是PDT的核心要素,但目前开发的光敏剂仍有水溶性差、光稳定性不足和选择性差等缺点。为此,近年来较多研究致力于开发具备成像功能的光敏剂,构建多功能靶向诊断治疗系统,以便改善光敏剂的水溶性、提高光稳定性、增加选择性,最终跟踪纳米颗粒在体内的分布,并对肿瘤进行定位。尽管大量的PDT相关研究被报...查看详情
- 超导量子芯片模拟多种陈绝缘体研究取得进展2023/09/25量子霍尔效应是凝聚态物理学中的基本现象。科学家发展了拓扑能带理论来研究此类拓扑物态,发现了量子霍尔系统的能带结构和系统的边界态密切相关即存在体相与边缘的对应,并利用陈数(Chernnumber)来区分不同的拓扑结构,以陈绝缘体来描述相关拓扑物态。陈绝缘体材料可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预测以及实验合成并检测,过去几年出现了系列创新性成果,有望发展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器件。随着量子系统调控技术的发展,研究利用各种人工可控量子系统来模拟陈绝缘体并揭示其性质。超导量子计算系统具有运行稳定、通用性强的优势,将是模拟陈...查看详情
- 大连化物所实现甲烷与氧气室温直接催化转化2023/09/25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组研究员邓德会、副研究员于良团队,在甲烷室温催化转化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发现二维MoS2边硫空位限域的配位不饱和双Mo位点,可在室温下催化甲烷与氧气高选择性转化为C1含氧产物。该成果为开发甲烷与氧气室温催化转化过程提供了新思路。甲烷直接催化转化制高附加值化学品是世界性难题,被誉为化学领域的“圣杯”,这主要是由于甲烷的低极化率和高的C-H键能(439kJ/mol),使其转化通常需要借助高温(大于60查看详情
- 半导体所等在莫尔异质结层间激子研究中取得进展2023/09/25近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高炜博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俊合作,利用施主-受主对(DAP)模型解释了二维MoS2/WSe2莫尔异质结中密集且尖锐的局域层间激子(IX)发射现象,建立了DAPIX的动力学模型,解释了层间激子寿命与发射能量的单调依赖关系。9月18日,相关研究成果以《MoS2/WSe2莫尔异质结中的层间施主-受主对激子》(Interlayerdonor-acceptorpairexcitonsinMoSe2/WSe2moiréheterobila查看详情
- 研究揭示真菌促进肺癌发展的分子机制2023/09/259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研究员陈昌斌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同济大学合作,在CancerCell上,发表了题为Theintratumormycobiomepromoteslungcancerprogressionviamyeloid-derivedsuppressor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阐明了真菌促进肺癌发展的分子机制。近年来,多形态微生物组被列为癌症的新标志物,促进了人类对癌症认知的重大突破。肿瘤内微生物组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对癌症的发生查看详情